線上教學打好質量和管理“組合拳”
http://www.cs6shortcuts.com2020年03月09日 10:34教育裝備網
“經過數不清的開學第一課,然而今年是我這一生中最特殊的一次。我的開學第一課是劉娜老師的計算電磁學課程。當熟悉而又久違的聲音從線上傳來時,雖然坐在我身旁的不是同學,但是我仍然能感受到他們對于開學的熱切,感受到學校對我們的關愛……”廈門大學2019級碩士生李文在湖北荊州的家中上完了特殊的開學第一課,有感而發(fā)。
2月17日,廈門大學春季學期“在線”開學如期進行。廈門大學認真貫徹落實教育部“停課不停教、不停學”“加強在線教學組織和管理工作”等工作部署,在抓好疫情防控、保障師生員工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基礎上,把握課程、教師、學生和質量四個關鍵,打出“云上組合拳”,加強統(tǒng)籌,優(yōu)化安排,扎實做好組織和服務工作,師生紛紛點贊,對新學期“學生學習不延期、課程質量有保障”信心滿滿。
圍繞課程核心,強化服務保障
“突發(fā)狀況如何應對?”“如何推進教學信息化改革?”
夜里11點,學校教務微信工作群里秘書們還在緊鑼密鼓地工作著:研究生院、教務處的老師們不停歇地為學院教學秘書解惑;學院教學秘書在教師、學生、教務部門之間高速回復;學校課程中心平臺服務器屏幕顯示數字一路攀升,那是現代教育技術與實踐訓練中心的技術骨干們正在緊張進行著平臺的最后優(yōu)化與測試,其他技術人員組成的技術“后援團”正在18個在線教學技術支持與服務保障工作微信群里,與明天即將上課的老師們熱聊;學校信息與網絡中心里燈火通明,工程師們急速敲擊著鍵盤,屏幕上代碼不斷閃動,對各個教學平臺的硬件和網絡做最后的壓力測試。
線上開學前期,學校工作人員仿佛每個人都七十二變,全能附身,為新學期課程的順利開展保駕護航。
為確保做到疫情防控期間教學安排總體不受影響,學校多次召開視頻會議,現場調度、檢查各單位工作開展情況,對教學工作進行全面部署。一方面成立校長擔任組長的教學技術服務保障工作領導小組,統(tǒng)籌協(xié)調各項服務保障工作,實行網格化矩陣式管理,實現每個校區(qū)、學院、教師技術支持全覆蓋;另一方面抓住課程核心要素,推動各學院因課制宜制定線上教學方案,科學調整教學內容、教學資源、教學設計和教學管理。
目前,全校共有3475門次課程依托學校自建的COURSE和SPOC網絡教學平臺、MOOC類平臺、直播類平臺開展線上教學。組建4368個課程群,實現課程、教師和學生“三個100%”入群,為師生實時互動創(chuàng)造條件。
“在線上教學的探索過程中,我學會了錄屏、QQ直播、課堂派直播、釘釘平臺使用等很多新技術,同時,我也與學生在開課前有了更多的溝通交流,更加了解他們的學習需求!睆2月3日接到通知后,會計系教師楊綺便在學校與學院的技術助力下反復探索“云教學”模式,她坦言這個過程讓自己受益匪淺。
強化師生協(xié)同,實現教學共振
“偏遠地區(qū)學生線上學習有困難如何解決?”
學校把握住“推動學生自覺學習”這個關鍵點,通過逐一聯系學生,全面摸排每名學生情況,努力使每名學生按時學習。關注受疫情影響和不具備在線學習條件的學生,給予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學業(yè)專項補助金,為新疆等地學生寄送學習資料。以抗擊疫情為主題,向學生推薦系列圖書,廣泛開展讀書活動,引導學生邊讀邊修邊研。此外,學校還啟動了應屆畢業(yè)生的畢業(yè)、就業(yè)保障工作,加強畢業(yè)論文等遠程指導。
在環(huán)境與生態(tài)學院,學工組與教學組針對3名線上教育有困難的本科生逐一研究制定解決方案。特別是對于其中一名家中無網絡的西藏學生,經學院協(xié)調,將在疫情結束開學后,組織老師、學生志愿者對其專業(yè)課進行專門輔導。
材料學院則專門設計了“授課情況線上調查問卷”,課程結束后及時了解學生對網絡課堂的反饋,協(xié)助老師不斷優(yōu)化改進,為后續(xù)老師提供有效建議。
此外,學校還通過致信、看望慰問、教育培訓等,引導廣大教師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把此次疫情防控背景下的線上教學與長期的教育教學改革有機結合起來,進一步轉變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推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背景下的教與學改革創(chuàng)新,并將教師線上教學計入教學工作量,在考核、評優(yōu)等方面予以統(tǒng)籌考慮。
“師生體驗總體良好,而這背后,是全院師生共同付出的‘非常努力’。”2月17日,建筑與土木工程學院22門次課程成功上線并順利開講,師生上線率實現首個百分百,首次“直播”備受好評。
調研師生需求,及時做好信息通知、意見收集與后勤保障工作,維護教學秩序,引導學習風氣……學校堅持“一盤棋”站位,調動起各方面力量,共同支持、協(xié)同、配合教務部門開展線上教學工作,為的就是保障師生之間能夠銜接上對接好,用心用情助力線上課堂。
注重多元發(fā)展,提升教學實效
如何切實保障教學質量,提升云課堂教學效果?這是當前所有任課老師面臨的“首要課題”。
老師們認真探索創(chuàng)新,從“新手主播”出發(fā),帶著專業(yè)與熱情,與學生共同營造溫馨的教與學環(huán)境。學科不同,地點不同,方式不同,好的課堂并非千篇一律,卻都是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提升線上課堂效果。
外文學院的跨國“云課堂”就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該校2018級日語專業(yè)本科生林可協(xié)助老師進行線上教學,在這一過程中,他有了意想不到的收獲:“進入課文朗誦環(huán)節(jié),大家通過語音分組實時對話,與傳統(tǒng)教學不同的是,我們可以在耳機里聽到自己的聲音。不僅有老師進行實時糾正,我們自己也能清楚地意識到自己發(fā)音上的不足!痹瓉,線上直播技術也可以在無形中助力課堂教學。
化學化工學院也另辟蹊徑,不主打“直播”,而是將“師生有效互動+學生深度參與”作為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的著眼點,做到大班授課與小班研討相結合。2月17日,學院學工組完成了4個班級的“形勢與政策”的網絡授課。其中,何詩老師選擇易班優(yōu)課網和QQ群中授課,以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切入,結合問卷調查、統(tǒng)計分析、互動討論、課堂作業(yè)視頻課程等方法,與學生探討“面對疫情如何保持理性與甄別力”,受到了學生的歡迎。
用心投入,實時反饋。廈大附屬中山醫(yī)院教學部決定從答疑授課模式轉變?yōu)榫上講課現場互動模式,為的也是讓課堂效率與教學質量都得到充分保障。其中,支援在武漢一線的陳蘭、張孝斌老師仍堅持在線給學生講課!袄密浖B麥功能良好互動,課堂氣氛熱烈,老師提問學生,學生提問老師,上課效果一點兒也沒有因為模式的改變而打折扣。”
“彼此之間有了更多線上探討觀點、暢所欲言的機會,網絡上也能夠擁有良好的課堂互動氛圍,課堂質量有保證!”廈大公共事務學院2017級本科生藍舒泓說。
2月17日,學校按原計劃開展教學工作,當日全校共有970門次課程、3.5萬多人次順利完成線上教學任務。學校平臺服務器與帶寬資源充足,教學過程整體無明顯卡頓,學校在線教學秩序正常。經過分析回收的1969份有效調查問卷,學生線上教學滿意度達87.86%。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